首页
发布时间:2011-03-12 20:36:20 浏览:2481次 评论:0

图片介绍

漠河村 以河得名,漠河,在清代也作“墨河”、“穆河”。素有“北极村”、“不夜城”之称。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,黑龙江上游右岸,隶属漠河县漠河乡管辖。距县城83公里,是中国位置最北的一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属高寒地区,全年12个月差不多有8个月是处在严冬里。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51℃—52℃。清代晚期,1860年(清咸丰十年),开始有人居住。1887年(清光绪十三年),金矿总办李金镛(原吉林候补道员)奉命到漠河筹办金矿。1906年(清光绪三十二年),设置漠河卡伦(哨卡)。1909年(清宣统元年),设置漠河总卡衙门。中华民国成立后,1914年为漠河设治局驻地。据设治员调查,漠河街内居民154户,人口464人。另有日本人33人,其中女性27人,均系妓女,以开妓院为业。1917年将漠河设治局改升为县,成为漠河县城。随着采金业的发展和县级政治地位的确定,民户日增,店铺林立,商贾繁荣,成为边疆重镇。东北沦陷后,1934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。1945年“九三”抗日战争胜利后,1947年撤销漠河县,并入呼玛县,为第五区政府驻地。1956年撤区划乡,设置漠河乡并为乡政府驻地。1990年,全村有农户243户,963人,有耕地1.32万亩,农业生产全部机械化作业。漠河村,每年夏至前后昼长夜短,出现“白夜”,并可见到“北极光”,是全国最北的一个旅游景点,是全国观赏“北极光”和“白夜胜景”的最佳之处。每天有公共汽车往来于县城西林吉镇。中国最北端的一个小山村,由于偏远和严寒,素有“中国北极村”之称。这便是漠河县的漠河村。矗立在黑龙江畔的“北极村”白色大理石碑,就是中国最北疆土的标志。

  小村位于大兴安岭七星山、元宝山脚下,东西南三面环绕着苍茫而连绵的青山,北临涛涛奔流的黑龙江,水对面就是俄罗斯的依诺......

  “白夜”和“北极光”两大天然奇景是漠河的特别之处。

  每年夏季,漠河的白天便越来越长,晚上也相应地越来越短,尤其是夏至前后半个月,每晚只有子夜时分一两个钟头,天色稍微昏暗一些,随后又是朝霞似锦,旭日高悬,黑夜于是变成了“白夜”。

  最热闹的要数夏至这天傍晚,长长的黑龙江畔聚满了山南海北的游人,他们在江堤上点起一堆堆篝火,轻歌曼舞观看神奇的白夜景观。当“夜色”降临的时候,天空仍象平日有云的白天那样明亮,由深红变为淡紫的晚霞,一直在西北地平线上持续到午夜,黑夜短暂,转瞬即逝。晚霞和黎明的曙光紧紧相连。

  北极村的冬天漫长而寒冷。白天并不白,当地人称之为黑昼,每天太阳从东南方懒懒的升起,在雾蒙蒙的天空画个弧之后,又在西南方隐去了,白昼是这样的短暂。那太阳好象不发光,也不发热,只是低低低浮在空中。大雪铺地之时,北极村是一片银白的世界。

  在漠河上空的北面,也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“北极光”奇景。北极光在北面天空开始出现时,是一个由小至大、颜色变幻不定的光环,色彩臻至最灿烂妍丽时,光环慢慢移向东边,由大变小,逐渐消失。这时候,来观光的游人莫不翘首而望,欣赏难得一见的奇景。

热图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