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线路咨询漠河东哥:13555081855!
漠河+北红村+北极村3天2晚拼车套餐费用详情:【活动领队】:..
季节交替,岁月轮回,夏天依依惜别,秋意已然浓烈!秋天是迷..
分类
龙江资讯 户外宝典 东哥日志 东哥收藏 兴安资讯
东哥日志
北魏王朝先祖鲜卑族发祥地——嘎仙洞
2011-06-07 06:46:00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3242次 评论:0
北魏王朝先祖鲜卑族发祥地——嘎仙洞

昔日祭祖仙洞 今日旅游胜地

在大兴安岭北部的山区,有一座山叫做嘎仙山,在嘎仙山南侧25米的悬崖上,赫然一个三角形的洞口,这便是著名的“鲜卑石室”——嘎仙洞。这里曾有过古老的辉煌,承载着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。

  1500多年前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到拓跋鲜卑祖居地——“鲜卑石室”祭祖,李敞留下了石刻祝文。这个石刻祝文随即被人们认为是“鲜卑石室”的“身份证”。该祝文于1980年被发现,通高70厘米,宽120厘米,共19行,12个整行,每行12至16字不等,余为半行,为抬头别行与题名。汉字魏书,隶意浓重,古朴矫健,全文共201字。每一个到嘎仙洞观光的游客,都能亲眼见到这块千年石刻。

  嘎仙洞是我国一级保护文物。洞内宏伟宽阔,石壁光滑,穹顶浑圆,曲径通幽。石洞南北长92米,东西宽27至28米,高20余米的穹顶更是浑然天成,洞内由下往上宛如“长蛇”似的向山顶延伸。洞顶又分出4个小洞,洞洞怪状奇形。登上嘎仙洞,顿给人以幽秘的仙境之感。

  在政府的开发下,如今这里已经被开辟为嘎仙洞森林公园。一年四季,前来嘎仙洞观光的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。在众多游人中,有专家、学者、政要,也有诗人、作家、艺术家和各行各业的人。不少作家、诗人、专家和学者在游览了嘎仙洞后,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歌和游记。如诗歌《嘎仙洞碑》、诗集《嘎仙洞交响曲》、游记《也说嘎仙洞》等。

   北魏王朝先祖鲜卑族发祥地——嘎仙洞

  “敕勒川,阴山下。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提起这首脍炙人口的《敕勒歌》,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作者——鲜卑族。作为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,鲜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。

  据考证,商末周初,东胡族主部南迁后,一部分余部退居“大鲜卑山”,即现在的大兴安岭北部,自称“托跋氏”。史书中曾将“托跋氏”写成“拓跋氏”。由于“拓跋氏”起源于“大鲜卑山”,因此也被称为“拓跋鲜卑”或“鲜卑拓跋部”。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迁徙,至公元386年,鲜卑族的拓跋珪称王,建立魏国,史称“北魏”。北魏建国后,经过太祖拓跋珪、太宗拓跋嗣两代人30多年的经营,到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时,国势已经非常强盛,太武帝经过10多年的征战,先后消灭了16国中的夏、北燕等割据势力,到太延5年(公元439年),北魏消灭北凉,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,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。北魏统一北方,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,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。

  北魏统一北方后,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和共同斗争,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,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。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后,自耕农民显著增加。农业、手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。《洛阳伽蓝记》称北魏后期百姓殷富,衣食足得保障。宣武帝时,洛阳的商业相当繁荣,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城市。

  北魏时期,科学文化也取得了新的成就。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》,是中国现存最古、最完整的农书。魏末郦道元以《水经》为纲,写成地理名著《水经注》。在文学方面,北朝民歌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征,风格刚健,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。《敕勒歌》、《折杨柳歌》、《木兰诗》就是当时民歌的代表。而杨炫之的《洛阳伽蓝记》,既是一部地理名著,又是一部文学作品,同时又是一部佛教著述,提供了北魏迁都洛阳40年间的佛教史料。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、河南洛阳龙门石窟、甘肃敦煌石窟等,也建于北魏时期。在这些石窟中,有古代艺术工匠所塑造出来的数以万计的佛像,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,是驰名世界的艺术宝库。

  不难看出,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,为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贡献。鲜卑族的历史也强烈地吸引着历代政治家、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进行不断地探索,他们苦苦寻找被鲜卑族称为“大鲜卑山”的地方,呕心沥血地探寻着《魏书》中记载的“鲜卑石室”。但是鲜卑族好像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一般,经过几代人的寻找,“大鲜卑山”和“鲜卑石室”依然无从考证。

  鲜卑族的发源地——“大鲜卑山”和“鲜卑石室”,成了千古之谜。

  大鲜卑山传奇

  侯万霞

  据史书上记载和史学者研究考证表明,嘎仙洞是鲜卑人祖先居住的地方。这个民族4次迁徙,大约经过500多年的征战,最后统一了中国北方,定都洛阳,称雄于中原,书写了一部北方少数民族真实的历史。

  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,居住在北方大鲜卑山里的鲜卑人,不满足于原有的生活,在大酋长的带领下,走出了大森林,南迁大泽草原,也就是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(也有一说是大兴安岭东麓和嫩江流域)。后因大酋长去世,无人带领,就暂居于大草原,这应该是第一次迁徙。

  在广阔的大草原,鲜卑人与草原上的匈奴等游牧民族杂居通婚,由此,出现了拓跋鲜卑这个称谓,拓跋鲜卑是指鲜卑父亲与匈奴母亲的后代(混血儿之意)。这时有位叫邻的人当上了大酋长,他将拓跋鲜卑分成八部,他的7个兄弟各统领一部,他自己统领一部,号称鲜卑八部。大草原养育了这个民族,由于生存的需要,他们男女老少都会骑马射箭,比草原上别的民族更加剽悍英勇,更加雄心勃勃。当听说南面有更好的地方,大酋长邻就谋划再次迁徙之事,邻因年事已高就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洁汾。洁汾带领众人,经过一年的时间,来到阴山一带,即内蒙古的漠南地区。在当时的军中流传着一首民歌,叫《敕勒歌》,内容是:“敕勒川,阴山下。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后人考证此歌为律金所作,是拓跋鲜卑族民歌。这时完成了二次迁徙。

  洁汾的后人叫力微,力微任酋长后,开始时依附于大漠上的没鹿回部大人窦宾。窦宾在一场战斗中得助于力微,故将女儿许配给他。窦宾死后,力微兼并此部落,使拓跋部不断壮大。公元258年,力微在盛乐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)举行祭天仪式,大漠诸部落如贺兰部、独孤部、拓列部、出大汗部等都来助祭,惟有白部大人观望未到,力微征伐白部,杀了白部大人,震慑远近,完成了第三次迁徙。从此,拓跋部成为北方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,作战时少壮冲锋陷阵在前,老弱妇孺赶着马牛羊在后,做后勤供应。所到之处无人能敌,号称草原铁骑。

  约公元310年,力微的孙子拓跋鲜卑部在平城(今山西大同一带)建立了代国。鲜卑族的四次迁徙经过大体上是这样。

  代国时期,拓跋人受汉人的影响,开始向封建社会飞跃。公元376年,代国被前秦打败。淝水之战以后,拓跋硅在公元386年重新建国,改国号为魏,称道武帝,定都平城(公元493年迁都洛阳)。以后,经明元帝拓跋嗣到公元424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。拓跋焘是拓跋鲜卑族的一位杰出的领袖,也是一位富有指挥才能的统帅。他执政期间,指挥鲜卑铁骑南征北战,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,疆域北至蒙古高原,西至新疆东部,东北至辽西,南大致以淮河、秦岭为界,形成与南朝对峙的局面,时称北魏。流传千古的“花木兰替父从军”的故事,描写的正是鲜卑族女英雄和那个连年战火硝烟的时代。拓跋焘第五个年号,也就是太平真君四年(公元443年)的春季,当北方的各个附属国派使臣朝献之际,拓跋焘在接见乌洛侯的使臣时得知,在乌洛侯国的西北有北魏祖先遗留的旧石室,石室里面有神灵,经常有许多人到那里祈祷,香火很盛。太武帝非常高兴,他认为自己能够统一天下,是托祖先的保佑,现在成功了应当回去祭祖。由于当时北魏与江南的刘宋王朝战事正紧,宋文帝时期,社会生产有所发展,国势比较强盛,曾派兵北进,被北魏打败,但边境战火一直未息,拓跋焘不可轻视,再者洛阳都城距祖先石室路途遥远,不是几日能返回的,所以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去祭祀。李敞一行众人,带着牛、马、羊等祭品,派乌洛侯使臣为向导,跋山涉水,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约3个多月,在7月25日来到了一座陡峭的山崖前,找到了石洞,也就是现在的嘎仙洞。在这里摆设祭品,祭祀祖先,并在石洞宽敞的前厅西侧的石壁上刻下201个汉字(《魏书》)的祭文。

  1980年7月30日,呼盟文物站站长、鲜卑学专家米文平先生在这座石洞里,发现了古书中提到的“石刻祝文”,证实了这里是鲜卑人的祖庙,就是相传久远的“大鲜卑山”。同时,说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如参天的大树,有一条根就在这里,有一条血脉就是从这里流出汇入中原,带着天神、地神和祖先们的庇护,子子孙孙不断绵延,百年、千年、万年茁壮地成长着。
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 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 【举报】 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【返回顶部